首页 / 新闻中心 / 基层动态
三处特凿分公司“三个维度”降成本提效能
日期:2025-05-13  

今年以来,三处特凿分公司以“降本增效、创新驱动”为核心,通过在修旧利废、科技创新、精细管理三个维度上深耕细作,盘活资源、挖潜增效、赋能发展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

修旧利废变“废”为宝

在设备维修车间,报废物资再利用登记表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年以来的成果:新街修复废旧钻头31个、苏布尔嘎修复废旧钻头16个、改造淘汰排污泵设备12套、净化再利用油脂3.5吨,仅此三项就节省采购成本超100万元。技术骨干组成的“淘金小组”对废旧物资实施分级管理,建立“可修复”“可改造”“可拆件”三级清单,让90%的“退役”设备重获新生。

典型案例当属冻结用阀门改造。原冷冻用氨阀门、截止阀损坏锈蚀较多,阀门型号多,时间段长,锈蚀程度也不同,技术团队将阀门拆解研究,找出其共同点、通用点,充分利用旧阀门材料进行组合、修复,成功40%,单此一项节约外购费用20万元。“以前总想着换新,现在大家学会了用技术让旧设备焕发第二春。”倪光辉师傅感慨道。

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动能  

走进冻结站集控室,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揭示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。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线后,通过实时监测冻结站内各类设备的温度、噪声、压力、电流情况及设备能耗节点,不仅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事故预警和系统故障诊断,还大大节约了电费。

在关键工艺突破方面,改造升级后的泥浆循环系统成功应用最具代表性。在经过反复的试验改进后,去除了传统的泥浆沟,通过排污泵将泥浆直接输送至泥砂分离机。在泥砂分离设备的作用下,泥浆实现了高效的固液分离。分离后的有用液相泥浆会回流至泥浆池,继续循环使用,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泥浆的资源利用率,大大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成本。目前,特凿分公司已形成“创新工作室+N个攻关小组”的立体创新网络,两年来完成技术改造2项,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100%,完成五小成果5项,成果普及到特凿分公司各个项目予以实际应用。

精细管理深挖效益活水  

翻开特凿分公司项目物资管理台账,每颗螺丝钉的流转路径都清晰可查。通过推行“三色预警”库存管理法,备件库存周转率不断提高,大大减少资金占用。在生产现场,深入开展“守规矩”安全文化建设,大力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,钻机工、泥浆泵工等10个关键岗位建立《岗位操作工艺卡》并分发至每个工种作业人员,要求所有操作人员熟记并在工作中遵守,将操作误差率降至0.3%。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项目结转环节,潘二、油房壕、新街等完工项目拆除作业时,专人负责指挥,妥善拆除了泵房、围挡等彩钢瓦构件,具备在后续项目部重复使用条件,有效降低了分公司采购成本。

“这些成绩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”分公司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效融合,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、智能化技术应用、全员成本管控等方面重点突破,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如今,行走在特凿分公司各项目,从钻机、冷冻机的轰鸣声到技术组键盘的敲击声,从仓库精准的扫码声到会议室热烈的讨论声,共同谱写出分公司创新发展的奋进乐章。